close

肝癌「我明明就沒有不舒服,每天正常吃飯、睡覺、上班,體力也都沒問題,怎麼可能會得肝癌?!」很多被檢查出罹患肝癌的患者,通常都無法接受:為甚麼肝臟長了腫瘤,自己竟一點感覺也沒有? 不同於人體的其它器官或組織,肝臟神經分布在表面,肝臟內部少有。因此,當肝臟長出小顆腫瘤時,人幾乎不會感到疼痛,身上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。如果沒有定期篩檢,非常容易忽略。 小型肝癌就像是無聲的殺手,在沉默中進擊,大約有60%小型肝癌都不會產生症狀。如果腫瘤剛好長在膽管或門脈靜脈附近,才會很快出現症狀。一般情況下等到出現肝癌症狀時,通常已是肝癌晚期

美女醫師翁雯柔 肺腺癌病逝(郵件轉貼)



陌生的同類們:
 
品味本文後,無限感概中,有著對生命真相的好奇^^在心中一股能量中隱約閃爍著。
 
還好有黃庭禪,可惜太多人仍不知道有黃庭禪
 
大家在保重中有點省思與試驗的勇氣吧^^
 
或許功成名就(個人認知或許不同)帶來的效益(真正要的東西)仍是您目前努力的動力,毋須停止^^
但;請給自己3分鐘,觀察內在那份篤定,看看能否有打掉再重組一次的可能性^^
 
順心平安知足常樂 B ^^

 
 
2008年12月31日診斷出罹患肺腺癌第四期,開始這段與癌共舞的日子。感謝於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,不斷的關心問候...為翁翁加油打氣.. 請認識翁醫師的朋友們,盡量利用這個地方,留下你對翁醫師的關心,減少到病房的探訪,好讓翁醫師儲備更多的體力,以應付接下來的挑戰。


「據說癌細胞怕笑聲」翁雯柔奮戰到最後
 
「您用生命在逆境中完美地畫下句點,爸媽和我都會以您為傲!」長庚醫院皮膚科美女醫師翁雯柔罹癌病逝,家人在她的部落格「翁翁的留言簿」,留下這段話語,讓人感傷。
翁雯柔在農曆年前過世,即使春節期間天氣很冷,翁爸爸翁媽媽仍天天到林口長庚醫院往生室一邊摺著蓮花,一邊陪著女兒。翁雯柔的告別式預定於3月5日星期五上午於第二殯儀館舉行。
美女醫師翁雯柔(yoyo)死訊傳開之後,認識她的人都覺得不捨與難過。一名跟她熟識多年的醫師就說,yoyo是一個好醫師,生病之後,則是一個很乖、很聽話的好病人,完全配合醫師的治療,始終沒有放棄。
2008年12月31日,她被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,雖然病情不樂觀,但在眾多親友的鼓勵之下,生性開朗的她卻不曾放棄,甚至在部落格上秀出近照,自娛娛人。
「嚇到了沒?這就是我化療五次後,變成的大胖臉!」yoyo 開玩笑地描述,連續接受化療之後,臉越來越腫,面積差不多是原本的1.5倍大。
去年4月,她過了罹癌之後的第一個生日,也是她人生最後一次生日。對於好友們細心幫她安排的生日聚餐及禮物,她相當興奮。還在部落格寫下:「據說癌細胞怕笑聲!希望這次評估能有好成績。」她感謝友人的祝福,希望以後能再和各位好朋友快樂的過好多年的birthday。只可惜,這個願望再也無法實現。
面對姊姊的死亡,翁雯柔的妹妹寫著「幼稚園時,小班的我老愛跑到大班的教室去纏著姊姊,給您和老師造成困擾。小學時,回家有幾次我們倆都忘了帶鑰匙就在家門口和貓咪一起玩耍看夕陽,等爸媽」。姊妹情深,也讓許多翁雯柔的親友不捨。

「我踩到地雷了」美女醫師癌逝
【聯合報╱記者劉惠敏╱台北報導】
2010.02.24 05:27 am
 
翁雯柔樂觀抗癌,因為化療導致臉部腫胖的她,還將自己瓜子臉照片(左)與治療後近照(右)擺在一起,安慰自己玻尿酸在她臉上「找不到立足之地」!
圖/翻拍自翁雯柔部落格
去年初診斷為肺腺癌第四期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翁雯柔,歷經一年多堅強地抗癌過程,可惜過不了年關,春節前先走一步,於二月十日過世。
翁雯柔素有「美女醫師」之稱,不僅門診有許多「死忠」患者,還出書、寫文章、上節目分享美麗秘訣,工作、母職外,同時進修博士班。去年春節前,她久咳不癒、身體痠痛,檢查才發現罹患肺腺癌第四期。
一發現就已是癌末,即使身為醫師,五十五年次的翁雯柔也曾害怕驚慌,但她很快打起精神抗癌。去年二月,她在接受第二次化療前,還寫信給熟識的記者,「一開始害怕驚慌,到現在已欣然接受,並且準備長期抗戰中」。
翁雯柔也在部落格中透露她的抗癌心情,即使化療副作用嚴重,治療後腫瘤指標不樂觀,她也從未放棄。
她一次次寫到,每次快要沒信心時:「我一定要記得,我還能呼吸」。因為化療導致瓜子臉變圓臉,她的部落格還將治療前後照片擺在一起,說自己過去臉太瘦,得靠玻尿酸才能顯得豐腴,現在玻尿酸在她臉上「找不到立足之地」,其他人要像她一樣,還得花錢呢!
身為醫師,翁雯柔完全了解治療可能「無效」或出現「例外」,部落格上最後一篇她親手執筆的文章發表於去年六月,她寫著:「今天醫師通知我,我的腦膜有瀰漫性的癌細胞轉移。我很想大哭,因為我是醫生,我知道這句話的意義。可是媽媽在我身旁…我還是努力的保持勇敢。」
「我覺得自己踩到地雷了,雖然知道人各有命,我祈求能夠度過這個難關!因為我還有放不下的……」直到最後,翁雯柔仍努力運動、做操、念佛經,把握與兒子相處的機會,努力到最後一天。
對於翁雯柔辭世,在她的部落格裡,友人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,「生如夏花之絢爛,死如秋葉之靜美」,為早逝的她寫下註解。

安靜的肺腺癌難診斷
肝癌「我明明就沒有不舒服,每天正常吃飯、睡覺、上班,體力也都沒問題,怎麼可能會得肝癌?!」很多被檢查出罹患肝癌的患者,通常都無法接受:為甚麼肝臟長了腫瘤,自己竟一點感覺也沒有? 不同於人體的其它器官或組織,肝臟神經分布在表面,肝臟內部少有。因此,當肝臟長出小顆腫瘤時,人幾乎不會感到疼痛,身上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。如果沒有定期篩檢,非常容易忽略。 小型肝癌就像是無聲的殺手,在沉默中進擊,大約有60%小型肝癌都不會產生症狀。如果腫瘤剛好長在膽管或門脈靜脈附近,才會很快出現症狀。一般情況下等到出現肝癌症狀時,通常已是肝癌晚期【聯合報╱記者劉惠敏╱台北報導】
2010.02.24 05:29 am
 
「美女醫師」翁雯柔年僅四十四歲,就因肺腺癌離世。醫師提醒,肺腺癌早期診斷不易,晚期治療效果有限,但新藥物不斷增加,積極治療,才有更多可能性。
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高尚志說,國人罹患肺腺癌人數占肺癌患者一半,女性居多,其中不乏像翁雯柔、知名舞蹈家羅曼菲一樣,年輕又沒有吸菸習慣的患者。
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,吸菸、二手菸、油煙是致肺癌原因之一,但不少病人未接觸這些危險因子仍得病,可能與基因有關,但真正原因不明,尤其肺腺癌長在肺部周邊,初期不易有症狀。
國衛院研究也指出,東方女性罹患肺腺癌與基因變異高度相關,肺腺癌早期是「安靜」的癌症,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是三、四期,加上移轉速度快,死亡率較高。
癌症希望協會秘書長蘇連瓔說,如果無理由的呼吸困難、體重減輕、疲倦,或頸部、鎖骨淋巴結出現腫塊、久咳不癒,一定要提高警覺。高尚志說,電腦斷層可找出小於一公分的腫瘤,建議有家族史、抽菸習慣、五十歲以上者,一到兩年定期檢查。

名醫罹癌驟逝 前例多
【聯合報╱記者施靜茹/台北報導】
2010.02.24 02:33 am
 
醫師也會變成病人,名醫罹癌過世,令人不勝欷歔。
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李宇宙五年前也發現肺癌,三年前過世,年僅五十四歲。李宇宙生前不諱言自己有三、四十年菸齡,對可能得肺癌似早有預感,他罹癌後,「從醫師變成病人」,還曾有病人接獲他死訊而鬧自殺。
台北榮總婦產科主治醫師楊勉力四年前也罹患肺癌第四期,直到癌細胞導致肋膜積水,呼吸困難才知得病,後併發肺動脈血栓離開人間,得年六十歲。
和信治癌醫院肝膽腸胃腫瘤科醫師林毓萌,在腫瘤破裂吐血,才驚覺罹患肝癌末期,他常看診到深夜,沒空吃飯,總以花生果腹,同事叫他「土豆伯」,過世時五十四歲,還有同事自責未勸阻他,少吃易含黃麴毒素的花生。
六十一年次的台大外科醫師劉明松,是B型肝炎帶原者,他從診斷得肝癌末期到病逝,只有三周。
台北榮總一般手外科主任劉毅,擅長顯微重建手術,他在六十四歲時健檢發現心臟有一顆五公分動脈瘤,同僚建議他快治療,但他怕影響工作,想等隔年退休再動手術,卻在退休隔天,前往銀行辦事途中,動脈瘤破裂大出血,緊急送醫回天乏術。

肺癌年輕化 女患者增多
2009/06/29
【元氣周報/記者孟祥傑/報導】
 
誰說不吸菸就不會得肺癌?副總統蕭萬長罹患肺腺癌切除左下肺葉、「帽子歌后」鳳飛飛的先生趙宏琦日前因肺腺癌病逝,兩人都不吸菸,卻都罹患肺癌,台北縣立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吳茲端指出,二手菸、空氣中的致癌因子(例如廚房油煙)及基因等,都是導致非吸菸者罹患肺癌的可能因素。
一天一包菸 罹癌率多10倍
吳茲端說,國內外所有醫學研究均證實,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遠高於非吸菸者,每天1包菸的癮君子,罹患肺癌的機率高於非吸菸者6到10倍;且菸齡20年的癮君子即使戒菸達20年,得肺癌的機率仍是非吸菸者2倍以上。
非吸菸者3大致癌因子
1.二手菸
非吸菸者為何還會得肺癌?吳茲端指出,若非吸菸者長期處在二手菸的環境裡,等於自己也直接吸菸。
2.油煙
家中廚房未裝抽油煙機,每天都在滿室油煙中烹飪,罹癌機率也會隨之提高。
3.基因
吳茲端表示,近年來一些東亞醫學研究指出,台灣、中國東南沿海、港澳、新加坡等地區,有極高比率的非吸菸者罹患肺癌,可能與華人遺傳基因有關,但究竟是何種基因還需進一步實證研究。
種類非小細胞肺癌為大宗
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,患者以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為大宗,包括肺腺癌、上皮細胞癌與大細胞癌,且不論吸菸或非吸菸者,絕大多數都是罹患肺腺癌。
症狀不明顯 發現多已末期
吳茲端表示,極高比率的肺癌患者發現罹癌時都已是末期,主要是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,若肺中長了1到3公分的腫瘤,未壓迫到支氣管、未出現持續咳嗽症狀,幾乎很難發現,副總統蕭萬長直到肺腺癌第3期才發現,就是一例。
檢查電腦斷層 準確度較高
吳茲端說,目前較常用的診斷方法,以電腦斷層掃描的準確度最高,且分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與高階64切電腦斷層掃描。
電腦斷層:可發現只有0.1公分的腫瘤,不過因偽陽性高,發現小陰影時不必緊張,0.5公分以下只要每年追蹤即可;超過0.5公分、小於1公分要每3個月積極追蹤。
正子攝影:目前醫界也有人使用正子攝影或核磁共振攝影檢查,吳茲端認為,正子攝影常不易區分是良性或惡性腫瘤,在診斷上有其爭議。
核磁共振:強項在於組織、骨骼或肌肉上,對腫瘤檢查的靈敏度不如電腦斷層,即使患者為求慎重,以電腦斷層加正子攝影即可,大可不必用到核磁共振攝影。
治療3cm以下 開刀最佳
吳茲端說,3公分以下腫瘤以開刀治療最佳,但若腫瘤已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,已無法用開刀治療,即使接受含有鉑類藥物的複合式化療,絕大多數病人會在1年內死亡,能夠存活5年以上者少之又少,致死率相當高。
但他仍提醒,若出現持續慢性咳嗽達3周以上、痰中帶有血絲、容易氣喘、胸痛、體重異常減輕,甚至頸部摸到淋巴結硬塊等症狀,一定要盡速就醫,且最好是定期做健康檢查。
 
 



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reeexist/article.php?entryid=58801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eslietommcx 的頭像
    leslietommcx

    freddimam3

    leslietommc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